每年農曆九月山腳下的大伯公廟舉辦進香季節時,信徒也會順道爬上152階梯,祭拜拿督公廟裡的三個聖墓:19世紀逝世的阿拉伯聖人阿都拉曼(Syed Abdul Rahman),其母親卡立(Nenek Ghalib)和其手足法蒂瑪公主(Puteri Fatimah Shariffah)。
直到了今(2022)年3月,保時捷老闆布魯姆(Oliver Blume)透露去(2021)年集團高階幹部在去年前往美國和蘋果及相關科技公司進行了會談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蘋果電動車代號為Titan,計畫中最初是設計像是小型貨車的車輛。
不過,多年過去蘋果電動車始終都是只聞樓梯響的階段,並無更一步訊息。其中包含著名的福特汽車設計師Marc Newson。鴻海動作頻頻,替蘋果操刀打造Apple Car供應鏈? 事實上,蘋果於2024生產電動車的時程表早被《路透社》披露,但這些年蘋果的電動車團隊始終未能穩定運作。此外,鴻海代工電動車的時程表,同樣預估整車營收要到2023年才會明顯,並設下2025年拿下全球5%市占率的目標,代工產能將會達到年產50萬至75萬輛電動車。報導引述業內人士強調,蘋果並未打算大規模生產電動車,反而瞄準如特斯拉電動車Model S車款競爭,而車身將採取高階鈦金屬材料製造,並透過iPhone作為行車鑰匙,未來也由老夥伴鴻海代工生產。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反而鴻海集團相當積極,若從過去蘋果和鴻海的模式來看,庫克藉由鴻海布局各地產業鍊的機率很大,未來也能從鴻海的策略,一窺Apple Car進度。劉奇峯 Photo Credit: 國際大風吹 冷戰以來的老交情,印度武器全買俄羅斯貨 相較於印美關係近十年才有突破,印度跟俄羅斯的交情,可以回推到冷戰時期。
劉奇峯 Photo Credit: 國際大風吹 近年來,印度也試圖擺脫大量依賴俄羅斯武器的局勢,開始增加法國、以色列和美國的軍售案。本來堅守不結盟政策,不在美蘇兩強之間選邊站的印度,卻在1971年改變立場。劉奇峯分析,如今俄羅斯決定開戰,並且更大程度仰賴中國之下,印度恐怕會更強化跟西方的關係。因此,白宮兩度表態,勸印度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我們相信流血衝突、殺害無辜,無法解決任何爭端。另外一個大三角是RIC,就是俄羅斯、印度、中國。
他的周邊戰略形勢平衡,他主要是透過兩個大三角——一個大三角是JAI,就是日本、美國、印度,這就是在QUAD的架構下得以實施。(莫迪)當初選上印度總理的時候,印美關係就面臨一個難題,是不是要撤銷這位以前被美國禁止入境,現在成為總理的政治人物的禁令。那段時期,希望跟中國改善關係的美國,透過巴基斯坦跟北京搭上線,因此在印巴第三次戰爭爆發時,選擇支持印度的死對頭巴基斯坦。但是印方的RIC這個戰略三角,其實是想透過俄羅斯跟中國的友善關係來牽制中國,就是說,對中國的影響是透過兩手,一手是透過他的對手(美日),一手是透過他的朋友(俄羅斯)。
這段日子,西方各國總是把所有有意義的國際議題,限縮到烏克蘭危機上。如果印度選擇了哪一方,就是和平的一方,是立刻終結暴力的一方。我們謝謝印度,以更全面的態度而不是狹隘的觀點,看待這個現況。所以他們現在在做的是,我覺得,是如何比較體面的,在不損及跟俄羅斯傳統友誼的情況下,慢慢向西方增強實質的合作,畢竟他們最大的戰略對手是中國。
不只如此,蘇俄也跟印度一樣,認為應該要開始抗衡中國,雙方因此一拍即合,簽下印蘇同盟友好條約,展開廣泛合作。如此一來,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白宮很快放下對印度的試探,而是更務實的強調雙方可以合作的領域。
印度駐聯合國大使 狄魯穆爾迪(T. S. Tirumurti) 除了不肯公開譴責俄羅斯,就在美、加、英、澳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德國凍結北溪二號天然氣管計畫等等,一系列能源制裁措施上路的同時,印度3月份的俄羅斯石油進口量反而增加了,還傳出要買更多的俄羅斯焦煤來煉鋼,讓開戰後四處降價求售的俄羅斯,獲得寶貴的能源收入。印度外長 蘇傑生(S. Jaishankar) 有趣的是,也不過3月底,美國總統拜登才說印度對俄羅斯的立場有點搖擺不定,微微透露出不滿的情緒,但事隔一個月,拜登態度軟化,跟印度總理莫迪開會的時候,強調雙方友誼深厚、理念相近,會持續發展夥伴關係。
俄羅斯外長 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 同時與美俄交好,印度最在意的還是中國 隨著時代改變,中國崛起,印度越來越將這個北方大國,當成地緣政治最大對手。4月中,拜登跟莫迪舉行線上會談的時候,已經聽不到太多美方的怨言,甚至印度外長跟美國國務卿見面時還提醒,歐洲對俄羅斯能源的進口量那麼大,一時半刻都沒辦法「斷奶」了,怎麼好意思要求印度先停止進口呢? 我想看看數據就知道,我們印度1個月的購買量,大概比歐洲1個下午還少吧。拜登也說,在美、日、印、澳,所謂四方安全對話的夥伴當中,就只有印度對俄羅斯的立場「搖擺不定」。劉奇峯 印俄之間的密切往來,從70年代的蘇聯持續到冷戰後今天的俄羅斯,主要是政治和國防方面,尤其反映在軍售上。我們反對武裝衝突,我們支持外交對話,我們支持立刻停止暴力,我們也準備好為這些目標提供一切援助。印度外長 蘇傑生 隨後,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日本總理岸田文雄等等領袖,更是在4月中下旬,接連跟莫迪舉行會談,強調需要印度的合作。
投票結果有超過3分之2的國家贊成,提案通過。延伸閱讀 完全制裁指南(上):玩好一場經濟制裁,必須掌握這六個關鍵 鮑爾鬆口通膨不是「暫時性」將加速縮減購債,拜登政府要查零售供應鏈是否造成物價上漲 【國際大風吹】專訪俄羅斯民眾:被制裁又被歧視,「開戰不是我的決定,為何要我負責?」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在歐美帶頭之下,很多國家加入制裁俄羅斯的行列,但卻有這麼一個國家,不但不願意譴責莫斯科發動戰爭,繼續買俄羅斯的石油,而且西方世界也沒有對他生氣,而是紛紛搶著跟他當好朋友。然後下一代隱形戰機,他也曾經考慮到SU57。
現任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2014年選上總理的時候,甚至還在美國的制裁名單上。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畢竟,比起俄羅斯,未來跟中國的對抗,以及氣候變遷等領域,恐怕更需要印度幫忙。在歷史上,印度走的就是蘇俄的計劃經濟,所以不管是國家結構上,或者是在防務上、戰略上,其實都跟俄羅斯有很深厚的關係。不論是跟俄羅斯的關係,或者跟美國的合作,最大考量都是為了跟中國抗衡。印度為什麼既可以跟俄羅斯當朋友,又可以跟美國做夥伴?這一集就來看看,印度如何平衡跟各個強國的關係,走出自己的路。
事實上,從2月底戰爭爆發到4月初,不論是在聯合國安理會、聯合國大會,還是國際原子能總署,各種跨國組織跟俄羅斯相關的11次表決當中,印度通通選擇棄權,只說希望雙方立刻停火,用談判解決爭端。而這樣的重新平衡,也符合印度利益。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不只沒有跟俄羅斯撕破臉,可以保留目前划算的能源交易,也贏得西方更多安全和經貿合作。
(印度)的主戰車是俄製的T80、T90,然後主力戰機是蘇愷30印度出口版,防空飛彈是S400,而且還要買S500。但是歐巴馬很務實,所以那時他就撤銷了,從那時開始美印關係有長足的發展,可以用「火箭起飛」來描述。
這幾十年來,俄羅斯一直是印度的最大軍火來源國,導致現在印度軍隊武器幾乎不是蘇聯製,就是俄羅斯製。這份情面,俄羅斯也完全理解。但如果仔細一看,印度決定棄權。根據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的統計,俄羅斯在印度武器進口量的佔比,已經從2012到2016年間的69%,降低到2017到2021年間的46%
我們反對武裝衝突,我們支持外交對話,我們支持立刻停止暴力,我們也準備好為這些目標提供一切援助。但是印方的RIC這個戰略三角,其實是想透過俄羅斯跟中國的友善關係來牽制中國,就是說,對中國的影響是透過兩手,一手是透過他的對手(美日),一手是透過他的朋友(俄羅斯)。
印度外長 蘇傑生 隨後,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日本總理岸田文雄等等領袖,更是在4月中下旬,接連跟莫迪舉行會談,強調需要印度的合作。劉奇峯 Photo Credit: 國際大風吹 近年來,印度也試圖擺脫大量依賴俄羅斯武器的局勢,開始增加法國、以色列和美國的軍售案。
4月中,拜登跟莫迪舉行線上會談的時候,已經聽不到太多美方的怨言,甚至印度外長跟美國國務卿見面時還提醒,歐洲對俄羅斯能源的進口量那麼大,一時半刻都沒辦法「斷奶」了,怎麼好意思要求印度先停止進口呢? 我想看看數據就知道,我們印度1個月的購買量,大概比歐洲1個下午還少吧。延伸閱讀 完全制裁指南(上):玩好一場經濟制裁,必須掌握這六個關鍵 鮑爾鬆口通膨不是「暫時性」將加速縮減購債,拜登政府要查零售供應鏈是否造成物價上漲 【國際大風吹】專訪俄羅斯民眾:被制裁又被歧視,「開戰不是我的決定,為何要我負責?」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